“绿色”港口是怎样建成的——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走笔

发布时间 : 2024-11-05  作者: 手动绞盘

  盛夏时节,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绿树衬托,芳草如茵,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彼此衬托,风景如画;人工湖内,碧波泛动,野鸭嬉戏,悠然惬意......

  近年来,沧州渤海新区神华黄骅港务公司饯别“打造绿色港口 同享碧波蓝天”的环保理念,港口制作与环境保护同步推动,成绩斐然,在渤海湾畔筑起一条绿色海岸线。

  从1997年建港到现在,作为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运营单位的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,饯别“打造绿色港口 同享碧波蓝天”的环保理念,用生态开展思路打造生态良港,在渤海湾畔筑起一条绿色海岸线年至今,短短几年时刻建成的绿地面积是前15年的5.4倍,改写了多数人对煤港“黑漆漆”的传统形象,各类乔木、灌木、绿篱色块、地被及草坪为港区披上绿色“新衣”。

  为习惯港区这一特别环境,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积极开展各类立异试验,进行港区原土改进试验项目、筒仓垂直美化试验项目和人工湖芦苇栽培等多课题研讨,现在港口设备占地绿地率到达31.3%,并完成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态美化全掩盖,构成了“港在海中、人在绿中”的环境特征,一片“海上绿地”浮出水面。

  到现在,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,建成包含湿地在内的绿地面积120.87万平方米。

  作为煤炭港口,煤尘是影响港区环境和清洁出产的难题,抑尘成为港区环境管理的要害。为完全从源头上铲除粉尘难题,神华黄骅港务公司经过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等国外先进煤港对标,剖析各个港口的浇水抑尘体系,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专利技能,翻车机底层浇水抑尘技能便是其中之一。在翻车机底漏斗下活化给料机内设备浇水设备,运用先进干雾除尘工艺,经过“云雾”化的水雾来捕捉粉尘,在振荡给料机的进程中让水与煤均匀混合,完成皮带机、转接机房、堆料机等环节煤尘近零排放,此项技能获得了国家专利和日内瓦国际创造展金奖。

  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是国内首家引入筒仓工艺用于煤炭隔尘的企业,在港区的堆料场建起48个、最多可储煤144万吨的大型筒仓作为港区内煤炭中转站,从根本上根绝了煤堆场的粉尘污染,与露天堆场比较减少了97%的粉尘排放,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煤炭港区中尖端规划的筒仓群。

  在散煤堆场四周,长10176米、高23米的防风网将90%以上的煤尘揽入怀中,将煤尘与外界阻隔;港区路途上大型吸尘车和浇水车守时喷洒,作为活动和辅佐控尘手法,有很大作用防备场所和路途的二次扬尘。

  运煤车厢直接开入翻车机房,煤炭经翻车机倒入漏斗,再经过关闭的皮带走廊卸入储煤筒仓,最终经皮带和装船机装船下海。整个运装进程装备了先进的抑尘体系,全程关闭式运作,煤尘已无迹可寻。

  在强化港区环境管理上,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加速生态水系制作,建起了港区生态圈。规划制作了由景象湖、人工湖、南、北湿地等4个项目组成的全体水体系,各水系经过阀门完成各个水系之间的调用,完成彼此连通,确保水系循环,即便在极点恶劣气候下,一切的污水也均能完成内部贮存。污水经过管路运送到污水处理站做处理,根绝溢流含煤污水直接外排入海,处理合格后的水用于美化及浇水降尘,循环经济效益凸显。

  此外,新建8个压舱水收回设备,最大极限增大对压舱水的收回使用,力求全年收回20万立方米,满意出产浇水及苗木灌溉需求,并能节省淡水资源。

  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董建辉表明,公司一向秉承制作“绿色港口”的理念,在改进港区环境上大力投入,打造港区内部生态圈。从长远来看,港区生态体系的构成既能有用按捺扬尘,也成发生可观的经济效益,是一种资源节省、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开展形式。

  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董事长刘林说:“咱们要打造花园式港口,在不影响出产的前提下恰当对外敞开,开展工业旅行,使沧州黄骅港成为沧州市的旅行景点,让更多大众感触现代煤港的风貌,领会大工业的魅力,进步沧州黄骅港的归纳影响力。”

  “十三五”期间,沧州黄骅港煤炭港区结实建立并实在遵循“立异、和谐、绿色、敞开、同享”的开展理念,为进一步改进出产作业,进步功率,加强节能环保,对标国际先进港口,提出了“才智港口”的制作方针。

  现在,从翻车机房到码头,整条事务线基本上完成了无人作业,工作人员在集控室就可以控制翻车、堆料、取料等流程,港口智能化水平已坐落国内港口前列,续写着煤炭港口的绿色开展奇观。